
在使用Linux系统时,掌握一些常用的命令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。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份Linux常用命令大全,涵盖了系统信息、文件操作、网络配置、软件包管理等多个方面。为了方便查找,你可以使用Ctrl+F
快速定位需要的命令。点击标题可以收缩或展开内容。
系统信息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arch |
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(1) |
uname -m |
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(2) |
uname -r |
显示正在使用的内核版本 |
dmidecode -q |
显示硬件系统部件 – (SMBIOS / DMI) |
hdparm -i /dev/hda |
罗列一个磁盘的架构特性 |
hdparm -tT /dev/sda |
在磁盘上执行测试性读取操作 |
cat /proc/cpuinfo |
显示CPU info的信息 |
cat /proc/interrupts |
显示中断 |
cat /proc/meminfo |
校验内存使用 |
arch 0 |
显示哪些swap被使用 |
arch 1 |
显示内核的版本 |
arch 2 |
显示网络适配器及统计 |
arch 3 |
显示已加载的文件系统 |
arch 4 |
罗列 PCI 设备 |
arch 5 |
显示 USB 设备 |
arch 6 |
显示系统日期 |
arch 7 |
显示2007年的日历表 |
arch 8 |
设置日期和时间 – 月日时分年.秒 |
arch 9 |
将时间修改保存到 BIOS |
系统关机 (关机、重启以及登出)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m 0 |
关闭系统 |
uname -m 1 |
关闭系统 |
uname -m 2 |
关闭系统 |
uname -m 3 |
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|
uname -m 4 |
取消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|
uname -m 5 |
重启 |
uname -m 6 |
重启 |
uname -m 7 |
注销 |
文件和目录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m 8 |
进入 ‘/ home’ 目录 |
uname -m 9 |
返回上一级目录 |
uname -r 0 |
返回上两级目录 |
uname -r 1 |
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|
uname -r 2 |
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|
uname -r 3 |
返回上次所在的目录 |
uname -r 4 |
显示工作路径 |
uname -r 5 |
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|
uname -r 6 |
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|
uname -r 7 |
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资料 |
uname -r 8 |
显示隐藏文件 |
uname -r 9 |
显示包含数字的文件名和目录名 |
dmidecode -q 0 |
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 |
dmidecode -q 1 |
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 |
dmidecode -q 2 |
创建一个叫做 ‘dir1’ 的目录 |
dmidecode -q 3 |
同时创建两个目录 |
dmidecode -q 4 |
创建一个目录树 |
dmidecode -q 5 |
删除一个叫做 ‘file1’ 的文件 |
dmidecode -q 6 |
删除一个叫做 ‘dir1’ 的目录 |
dmidecode -q 7 |
删除一个叫做 ‘dir1’ 的目录并同时删除其内容 |
dmidecode -q 8 |
同时删除两个目录及它们的内容 |
dmidecode -q 9 |
重命名/移动 一个目录 |
hdparm -i /dev/hda 0 |
复制一个文件 |
hdparm -i /dev/hda 1 |
复制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当前工作目录 |
hdparm -i /dev/hda 2 |
复制一个目录到当前工作目录 |
hdparm -i /dev/hda 3 |
复制一个目录 |
hdparm -i /dev/hda 4 |
创建一个指向文件或目录的软链接 |
hdparm -i /dev/hda 5 |
创建一个指向文件或目录的物理链接 |
hdparm -i /dev/hda 6 |
修改一个文件或目录的时间戳 – (YYMMDDhhmm) |
hdparm -i /dev/hda 7 |
列出已知的编码 |
hdparm -i /dev/hda 8 |
改变字符的编码 |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hdparm -i /dev/hda 9 |
从 ‘/’ 开始进入根文件系统搜索文件和目录 |
hdparm -tT /dev/sda 0 |
搜索属于用户 ‘user1’ 的文件和目录 |
hdparm -tT /dev/sda 1 |
在目录 ‘/ home/user1′ 中搜索带有’.bin’ 结尾的文件 |
hdparm -tT /dev/sda 2 |
搜索在过去100天内未被使用过的执行文件 |
hdparm -tT /dev/sda 3 |
搜索在10天内被创建或者修改过的文件 |
hdparm -tT /dev/sda 4 |
搜索以 ‘.rpm’ 结尾的文件并定义其权限 |
hdparm -tT /dev/sda 5 |
搜索以 ‘.rpm’ 结尾的文件,忽略光驱、捷盘等可移动设备 |
hdparm -tT /dev/sda 6 |
寻找以 ‘.ps’ 结尾的文件 – 先运行 ‘updatedb’ 命令 |
hdparm -tT /dev/sda 7 |
显示一个二进制文件、源码或man的位置 |
hdparm -tT /dev/sda 8 |
显示一个二进制文件或可执行文件的完整路径 |
挂载一个文件系统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hdparm -tT /dev/sda 9 |
挂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– 确定目录 ‘/ mnt/hda2’ 已经存在 |
cat /proc/cpuinfo 0 |
卸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– 先从挂载点 ‘/ mnt/hda2’ 退出 |
cat /proc/cpuinfo 1 |
当设备繁忙时强制卸载 |
cat /proc/cpuinfo 2 |
运行卸载操作而不写入 /etc/mtab 文件- 当文件为只读或当磁盘写满时非常有用 |
cat /proc/cpuinfo 3 |
挂载一个软盘 |
cat /proc/cpuinfo 4 |
挂载一个cdrom或dvdrom |
cat /proc/cpuinfo 5 |
挂载一个cdrw或dvdrom |
cat /proc/cpuinfo 6 |
挂载一个cdrw或dvdrom |
cat /proc/cpuinfo 7 |
挂载一个文件或ISO镜像文件 |
cat /proc/cpuinfo 8 |
挂载一个Windows FAT32文件系统 |
cat /proc/cpuinfo 9 |
挂载一个usb 捷盘或闪存设备 |
cat /proc/interrupts 0 |
挂载一个windows网络共享 |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cat /proc/interrupts 1 |
显示已经挂载的分区列表 |
cat /proc/interrupts 2 |
以尺寸大小排列文件和目录 |
cat /proc/interrupts 3 |
估算目录 ‘dir1’ 已经使用的磁盘空间 |
cat /proc/interrupts 4 |
以容量大小为依据依次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大小 |
cat /proc/interrupts 5 |
以大小为依据依次显示已安装的rpm包所使用的空间 (fedora, redhat类系统) |
cat /proc/interrupts 6 |
以大小为依据显示已安装的deb包所使用的空间 (ubuntu, debian类系统) |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cat /proc/interrupts 7 |
创建一个新用户组 |
cat /proc/interrupts 8 |
删除一个用户组 |
cat /proc/interrupts 9 |
重命名一个用户组 |
cat /proc/meminfo 0 |
创建一个属于 “admin” 用户组的用户 |
cat /proc/meminfo 1 |
创建一个新用户 |
cat /proc/meminfo 2 |
删除一个用户 ( ‘-r’ 排除主目录) |
cat /proc/meminfo 3 |
修改用户属性 |
cat /proc/meminfo 4 |
修改口令 |
cat /proc/meminfo 5 |
修改一个用户的口令 (只允许root执行) |
cat /proc/meminfo 6 |
设置用户口令的失效期限 |
cat /proc/meminfo 7 |
检查 ‘/etc/passwd’ 的文件格式和语法修正以及存在的用户 |
cat /proc/meminfo 8 |
检查 ‘/etc/passwd’ 的文件格式和语法修正以及存在的群组 |
cat /proc/meminfo 9 |
登陆进一个新的群组以改变新创建文件的预设群组 |
文件的权限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arch 00 |
显示权限 |
arch 01 |
将终端划分成5栏显示 |
arch 02 |
设置目录的所有人(u)、群组(g)以及其他人(o)以读(r )、写(w)和执行(x)的权限 |
arch 03 |
删除群组(g)与其他人(o)对目录的读写执行权限 |
arch 04 |
改变一个文件的所有人属性 |
arch 05 |
改变一个目录的所有人属性并同时改变改目录下所有文件的属性 |
arch 06 |
改变文件的群组 |
arch 07 |
改变一个文件的所有人和群组属性 |
arch 08 |
罗列一个系统中所有使用了SUID控制的文件 |
arch 09 |
设置一个二进制文件的 SUID 位 – 运行该文件的用户也被赋予和所有者同样的权限 |
arch 10 |
禁用一个二进制文件的 SUID位 |
arch 11 |
设置一个目录的SGID 位 – 类似SUID ,不过这是针对目录的 |
arch 12 |
禁用一个目录的 SGID 位 |
arch 13 |
设置一个文件的 STIKY 位 – 只允许合法所有人删除文件 |
arch 14 |
禁用一个目录的 STIKY 位 |
文件的特殊属性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arch 15 |
只允许以追加方式读写文件 |
arch 16 |
允许这个文件能被内核自动压缩/解压 |
arch 17 |
在进行文件系统备份时,dump程序将忽略这个文件 |
arch 18 |
设置成不可变的文件,不能被删除、修改、重命名或者链接 |
arch 19 |
允许一个文件被安全地删除 |
arch 20 |
一旦应用程序对这个文件执行了写操作,使系统立刻把修改的结果写到磁盘 |
arch 21 |
若文件被删除,系统会允许你在以后恢复这个被删除的文件 |
arch 22 |
显示特殊的属性 |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arch 23 |
解压一个叫做 ‘file1.bz2’的文件 |
arch 24 |
压缩一个叫做 ‘file1’ 的文件 |
arch 25 |
解压一个叫做 ‘file1.gz’的文件 |
arch 26 |
压缩一个叫做 ‘file1’的文件 |
arch 27 |
最大程度压缩 |
arch 28 |
创建一个叫做 ‘file1.rar’ 的包 |
arch 29 |
同时压缩 ‘file1’, ‘file2’ 以及目录 ‘dir1’ |
arch 30 |
解压rar包 |
arch 31 |
解压rar包 |
arch 32 |
创建一个非压缩的 tarball |
arch 33 |
创建一个包含了 ‘file1’, ‘file2’ 以及 ‘dir1’的档案文件 |
arch 34 |
显示一个包中的内容 |
arch 35 |
释放一个包 |
arch 36 |
将压缩包释放到 /tmp目录下 |
arch 37 |
创建一个bzip2格式的压缩包 |
arch 38 |
解压一个bzip2格式的压缩包 |
arch 39 |
创建一个gzip格式的压缩包 |
arch 40 |
解压一个gzip格式的压缩包 |
arch 41 |
创建一个zip格式的压缩包 |
arch 42 |
将几个文件和目录同时压缩成一个zip格式的压缩包 |
arch 43 |
解压一个zip格式压缩包 |
RPM 包 – (Fedora, Redhat及类似系统)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arch 44 |
安装一个rpm包 |
arch 45 |
安装一个rpm包而忽略依赖关系警告 |
arch 46 |
更新一个rpm包但不改变其配置文件 |
arch 47 |
更新一个确定已经安装的rpm包 |
arch 48 |
删除一个rpm包 |
arch 49 |
显示系统中所有已经安装的rpm包 |
arch 50 |
显示所有名称中包含 “httpd” 字样的rpm包 |
arch 51 |
获取一个已安装包的特殊信息 |
arch 52 |
显示一个组件的rpm包 |
arch 53 |
显示一个已经安装的rpm包提供的文件列表 |
arch 54 |
显示一个已经安装的rpm包提供的配置文件列表 |
arch 55 |
显示与一个rpm包存在依赖关系的列表 |
arch 56 |
显示一个rpm包所占的体积 |
arch 57 |
显示在安装/删除期间所执行的脚本l |
arch 58 |
显示一个rpm包的修改历史 |
arch 59 |
确认所给的文件由哪个rpm包所提供 |
arch 60 |
显示由一个尚未安装的rpm包提供的文件列表 |
arch 61 |
导入公钥数字证书 |
arch 62 |
确认一个rpm包的完整性 |
arch 63 |
确认已安装的所有rpm包的完整性 |
arch 64 |
检查文件尺寸、 许可、类型、所有者、群组、MD5检查以及最后修改时间 |
arch 65 |
检查系统中所有已安装的rpm包- 小心使用 |
arch 66 |
确认一个rpm包还未安装 |
arch 67 |
从一个rpm包运行可执行文件 |
arch 68archarch 69 |
从一个rpm源码安装一个构建好的包 |
arch 70 |
从一个rpm源码构建一个 rpm 包 |
YUM 软件包升级器 – (Fedora, RedHat及类似系统)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arch 71 |
下载并安装一个rpm包 |
arch 72 |
将安装一个rpm包,使用你自己的软件仓库为你解决所有依赖关系 |
arch 73 |
更新当前系统中所有安装的rpm包 |
arch 74 |
更新一个rpm包 |
arch 75 |
删除一个rpm包 |
arch 76 |
列出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包 |
arch 77 |
在rpm仓库中搜寻软件包 |
arch 78 |
清理rpm缓存删除下载的包 |
arch 79 |
删除所有头文件 |
arch 80 |
删除所有缓存的包和头文件 |
DEB 包 (Debian, Ubuntu 以及类似系统)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arch 81 |
安装/更新一个 deb 包 |
arch 82 |
从系统删除一个 deb 包 |
arch 83 |
显示系统中所有已经安装的 deb 包 |
arch 84 |
显示所有名称中包含 “httpd” 字样的deb包 |
arch 85 |
获得已经安装在系统中一个特殊包的信息 |
arch 86 |
显示系统中已经安装的一个deb包所提供的文件列表 |
arch 87 |
显示尚未安装的一个包所提供的文件列表 |
arch 88 |
确认所给的文件由哪个deb包提供 |
APT 软件工具 (Debian, Ubuntu 以及类似系统)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arch 89 |
安装/更新一个 deb 包 |
arch 90 |
从光盘安装/更新一个 deb 包 |
arch 91 |
升级列表中的软件包 |
arch 92 |
升级所有已安装的软件 |
arch 93 |
从系统删除一个deb包 |
arch 94 |
确认依赖的软件仓库正确 |
arch 95 |
从下载的软件包中清理缓存 |
arch 96 |
返回包含所要搜索字符串的软件包名称 |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arch 97 |
从第一个字节开始正向查看文件的内容 |
arch 98 |
从最后一行开始反向查看一个文件的内容 |
arch 99 |
查看一个长文件的内容 |
uname -m 00 |
类似于 ‘more’ 命令,但是它允许在文件中和正向操作一样的反向操作 |
uname -m 01 |
查看一个文件的前两行 |
uname -m 02 |
查看一个文件的最后两行 |
uname -m 03 |
实时查看被添加到一个文件中的内容 |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m 04 |
合并一个文件的详细说明文本,并将简介写入一个新文件中 |
uname -m 05 |
合并一个文件的详细说明文本,并将简介写入一个已有的文件中 |
uname -m 06 |
在文件 ‘/var/log/messages’中查找关键词”Aug” |
uname -m 07 |
在文件 ‘/var/log/messages’中查找以”Aug”开始的词汇 |
uname -m 08 |
选择 ‘/var/log/messages’ 文件中所有包含数字的行 |
uname -m 09 |
在目录 ‘/var/log’ 及随后的目录中搜索字符串”Aug” |
uname -m 10 |
将example.txt文件中的 “string1” 替换成 “string2” |
uname -m 11 |
从example.txt文件中删除所有空白行 |
uname -m 12 |
从example.txt文件中删除所有注释和空白行 |
uname -m 13 |
合并上下单元格内容 |
uname -m 14 |
从文件example.txt 中排除第一行 |
uname -m 15 |
查看只包含词汇 “string1″的行 |
uname -m 16 |
删除每一行最后的空白字符 |
uname -m 17 |
从文档中只删除词汇 “string1” 并保留剩余全部 |
uname -m 18 |
查看从第一行到第5行内容 |
uname -m 19 |
查看第5行 |
uname -m 20 |
用单个零替换多个零 |
uname -m 21 |
标示文件的行数 |
uname -m 22 |
删除example.txt文件中的所有偶数行 |
uname -m 23 |
查看一行第一栏 |
uname -m 24 |
查看一行的第一和第三栏 |
uname -m 25 |
合并两个文件或两栏的内容 |
uname -m 26 |
合并两个文件或两栏的内容,中间用”+”区分 |
uname -m 27 |
排序两个文件的内容 |
uname -m 28 |
取出两个文件的并集(重复的行只保留一份) |
uname -m 29 |
删除交集,留下其他的行 |
uname -m 30 |
取出两个文件的交集(只留下同时存在于两个文件中的文件) |
uname -m 31 |
比较两个文件的内容只删除 ‘file1’ 所包含的内容 |
uname -m 32 |
比较两个文件的内容只删除 ‘file2’ 所包含的内容 |
uname -m 33 |
比较两个文件的内容只删除两个文件共有的部分 |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m 34 |
将一个文本文件的格式从MSDOS转换成UNIX |
uname -m 35 |
将一个文本文件的格式从UNIX转换成MSDOS |
uname -m 36 |
将一个文本文件转换成html |
uname -m 37 |
显示所有允许的转换格式 |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m 38 |
检查磁盘hda1上的坏磁块 |
uname -m 39 |
修复/检查hda1磁盘上linux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|
uname -m 40 |
修复/检查hda1磁盘上ext2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|
uname -m 41 |
修复/检查hda1磁盘上ext2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|
uname -m 42 |
修复/检查hda1磁盘上ext3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|
uname -m 43 |
修复/检查hda1磁盘上ext3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|
uname -m 44 |
修复/检查hda1磁盘上fat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|
uname -m 45 |
修复/检查hda1磁盘上dos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|
uname -m 46 |
修复/检查hda1磁盘上dos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|
初始化一个文件系统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m 47 |
在hda1分区创建一个文件系统 |
uname -m 48 |
在hda1分区创建一个linux ext2的文件系统 |
uname -m 49 |
在hda1分区创建一个linux ext3(日志型)的文件系统 |
uname -m 50 |
创建一个 FAT32 文件系统 |
uname -m 51 |
格式化一个软盘 |
uname -m 52 |
创建一个swap文件系统 |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m 53 |
创建一个swap文件系统 |
uname -m 54 |
启用一个新的swap文件系统 |
uname -m 55 |
启用两个swap分区 |
备份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m 56 |
制作一个 ‘/home’ 目录的完整备份 |
uname -m 57 |
制作一个 ‘/home’ 目录的交互式备份 |
uname -m 58 |
还原一个交互式备份 |
uname -m 59 |
同步两边的目录 |
uname -m 60 |
通过SSH通道rsync |
uname -m 61 |
通过ssh和压缩将一个远程目录同步到本地目录 |
uname -m 62 |
通过ssh和压缩将本地目录同步到远程目录 |
uname -m 63 |
通过ssh在远程主机上执行一次备份本地磁盘的操作 |
uname -m 64 |
备份磁盘内容到一个文件 |
uname -m 65 |
执行一次对 ‘/home/user’ 目录的交互式备份操作 |
uname -m 66 |
通过ssh在远程目录中复制一个目录内容 |
uname -m 67 |
通过ssh在远程目录中复制一个本地目录 |
uname -m 68 |
本地将一个目录复制到另一个地方,保留原有权限及链接 |
uname -m 69 |
从一个目录查找并复制所有以 ‘.txt’ 结尾的文件到另一个目录 |
uname -m 70 |
查找所有以 ‘.log’ 结尾的文件并做成一个bzip包 |
uname -m 71 |
做一个将 MBR (Master Boot Record)内容复制到软盘的动作 |
uname -m 72 |
从已经保存到软盘的备份中恢复MBR内容 |
光盘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m 73 |
清空一个可复写的光盘内容 |
uname -m 74 |
在磁盘上创建一个光盘的iso镜像文件 |
uname -m 75 |
在磁盘上创建一个压缩了的光盘iso镜像文件 |
uname -m 76 |
创建一个目录的iso镜像文件 |
uname -m 77 |
刻录一个ISO镜像文件 |
uname -m 78 |
刻录一个压缩了的ISO镜像文件 |
uname -m 79 |
挂载一个ISO镜像文件 |
uname -m 80 |
从一个CD光盘转录音轨到 wav 文件中 |
uname -m 81 |
从一个CD光盘转录音轨到 wav 文件中(参数-3) |
uname -m 82 |
扫描总线以识别scsi通道 |
uname -m 83 |
校验一个设备的md5sum编码,例如一张 CD |
网络 – (以太网和WIFI无线)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m 84 |
以dhcp模式启用‘eth0’网络设备 |
uname -m 85 |
显示网卡‘eth0’的流量统计 |
uname -m 86 |
查找主机名以解析名称与IP地址及镜像 |
uname -m 87 |
显示主机名 |
uname -m 88 |
显示一个以太网卡的配置 |
uname -m 89 |
控制IP地址 |
uname -m 90 |
设置‘eth0’成混杂模式以嗅探数据包(sniffing) |
uname -m 91 |
禁用一个‘eth0’网络设备 |
uname -m 92 |
启用一个‘eth0’网络设备 |
uname -m 93 |
显示所有网络设备的连接状态 |
uname -m 94 |
显示一个无线网卡的配置 |
uname -m 95 |
显示无线网络 |
uname -m 96 |
显示‘eth0’的连接状态 |
uname -m 97 |
显示所有启用的网络连接和他们的PID |
uname -m 98 |
显示系统中所有监听的网络服务和他们的PID |
uname -m 99 |
显示路由表,类似于“route -n”命令 |
uname -r 00 |
查找主机名以解析名称与IP地址及镜像 |
uname -r 01 |
显示路由表 |
uname -r 02 |
控制预设网关 |
uname -r 03 |
控制通向网络‘192.168.0.0/16’的静态路由 |
uname -r 04 |
删除静态路由 |
uname -r 05 |
激活IP转发 |
uname -r 06 |
显示所有HTTP回环 |
uname -r 07 |
在Whois数据库中查找 |
Microsoft Windows 网络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r 08 |
挂载一个windows网络共享 |
uname -r 09 |
netbios名解析 |
uname -r 10 |
netbios名解析 |
uname -r 11 |
显示一台windows主机的远程共享 |
uname -r 12 |
像wget一样能够通过smb从一台windows主机上下载文件 |
IPTABLES(firewall)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r 13 |
显示过滤表的所有链路 |
uname -r 14 |
显示nat表的所有链路 |
uname -r 15 |
以过滤表为依据清理所有规则 |
uname -r 16 |
以nat表为依据清理所有规则 |
uname -r 17 |
删除所有由用户创建的链路 |
uname -r 18 |
允许telnet接入 |
uname -r 19 |
阻止telnet接入 |
uname -r 20 |
允许转发链路上的POP3连接 |
uname -r 21 |
记录所有链路中被查封的包 |
uname -r 22 |
设置一个PAT(端口地址转换)在eth0掩盖发出包 |
uname -r 23 |
将发往一个主机地址的包转向到其他主机 |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r 24 |
以兆为单位罗列RAM状态 |
uname -r 25 |
强行关闭进程并结束它 |
uname -r 26 |
强制一个进程重载其配置 |
uname -r 27 |
显示重启历史 |
uname -r 28 |
罗列状态的内核模块 |
uname -r 29 |
罗列一个由进程打开的文件列表 |
uname -r 30 |
罗列所给系统路径中的所打开的文件的列表 |
uname -r 31 |
罗列linux任务 |
uname -r 32 |
以分级的方式罗列linux任务 |
uname -r 33 |
以树状图显示程序 |
uname -r 34 |
通过启用SMART监控硬盘设备的可靠性 |
uname -r 35 |
检查一个硬盘设备的SMART是否启用 |
uname -r 36 |
罗列系统calls made并用一个进程接收 |
uname -r 37 |
罗列库调用 |
uname -r 38 |
显示内核引导过程中的内部事件 |
uname -r 39 |
显示系统事件 |
uname -r 40 |
罗列使用CPU资源最多的linux任务 |
uname -r 41 |
罗列实时中断 |
其他常用命令
命令代码 |
注释说明 |
uname -r 42 |
为命令history(历史)设置一个别名 |
uname -r 43 |
罗列一个包括程序关键词的命令列表,当你仅知晓程序是干什么,而又不记得命令时特别有用 |
uname -r 44 |
改变shell命令 |
uname -r 45 |
用于了解你是否必须远程连接到别的机器的不错的命令 |
uname -r 46 |
用GNU Privacy Guard加密一个文件 |
uname -r 47 |
用GNU Privacy Guard解密一个文件 |
以上就是Linux常用命令的大全,涵盖了系统管理、文件操作、网络配置等多个方面。希望这份命令大全能够帮助你在使用Linux时更加得心应手。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!
小贴士:使用uname -r
48可以快速查找你需要的命令哦!
查看更多心仪的内容 按Ctrl+D收藏我们
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 如有不妥联系站长删除
本站代码模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商业运营,严禁从事违法,侵权等任何非法活动,否则后果自负!
暂无评论内容